苏33巡航摩托
俄罗斯苏-33舰载机的性能如何?如何评价呢?
Su-33虽然是唯二的重型四代舰载机之一,但是其基本性能并不是特别出色。
就和早期的Su-27S一样,Su-33也有很多缺陷需要改进。然而苏联解体太早了,俄罗斯又穷的不行根本没心情玩航母,所以Su-33的生产数量也很少,改进更是几乎没有。现在俄罗斯甚至***用MIG-29K替换Su-33。
(Su-33的雷达是N-001的改进型:N-001V,算上散热系统总重1吨)
苏联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史要比美国短得多,甚至军方可能都没有考虑过要专门研发四代舰载战斗机。
以Su-27为基础研发舰载战斗机的***是苏霍伊设计局在1***3年提出的,而Su-27的基本设计方案是在1***1年确定的,原型机T-10-1于1***7年首飞,原型机T-10S于1981首飞。然而在Su-27设计初期就决定以该机为基础研发舰载机,后来的Su-33也为上舰付出了不少性能上的代价。
中央升力体布局的战机质量分布更均匀,滚转惯量更大,滚转率较低。这个问题在Su-27上就有一定的体现,在全包线下Su-27的滚转率都不及它的对手F-15以及一票美式飞机。同样***用中央升力体布局的F-14靠着更大面积的襟副翼在滚转率上也超过Su-27。
Su-33增设了一对鸭翼,滚转率比Su-27还要低。而且由于空重增加,推重比也降低了。该机在飞行性能上相比Su-27S3几乎是全方面降级。
同时Su-33的可用过载也更低,只有8G。唯一的优点就是比Su-27多俩挂架。
到目前为止,苏-33是处美国的F-14以外唯一型吨位超过30吨级的舰载战斗机,它是以苏-27的机体基础上改进而成,并且作为苏联时代最强的战斗机也一直延续到今天,并且至今仍然是中俄两国海军的航母主力战机。凭借着苏-27优秀的机体设计,苏-33的航程载弹量都可以和陆基版相媲美,不过由于是***用滑跃起飞,对飞机本身的战斗力就有不小的削弱,但就算能达到陆基版70-80%就已经够海军用了,所以无论是中国的歼15还是俄罗斯的苏-33都很少有看到挂载副油箱起降的。
由于五常当中英国选用短距起飞/垂直降落的舰载机你这样方式,所以选用固定翼舰载机的只有中美俄法4个国家,其中法国的阵风最大起飞重量只有21吨,也只是属于中型舰载机,而现在美国的F/A-18EF最大起飞重量已经达到30吨,所以和中俄两国的33吨的苏-27舰载版都是属于重型机。不过苏-33的航电系统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设计,是五常里面航母舰载机航电系统最落后的一个,虽然中国的歼15战机和苏33一样都是以苏27为基础改进,但是中国的中坚15战机是在2013年之后才装备的,航电系统要比苏-33更好。
现在俄罗斯手上的这些苏33战机已经差不多到了服役的年限,并且由于经济原因,都没法给这些飞机进行正常的维修保养,所以现在俄罗斯开始退役这些重型战机和开始选用米格29k中型舰载战斗机。其实并不是说俄罗斯不想用重型战机,而是自己根本没钱去升级改造,而选用米格29k是因为借了三哥的风,印度买俄罗斯的航母顺便也买了一批米格29k战机,所以印度也出钱来升级,所以俄罗斯掌握了相关技术,而苏33的主要技术是在乌克兰手中,所以就不得不忍痛割爱了。并且由于是***用滑跃起飞,战斗力和法国的中型战机其实是差不多。
纯粹的舰载空优战斗机,受苏联解体而耽误。
谢邀,苏-33舰载机是苏-27战斗机的舰载型,原为苏-27K,他即是前苏联红色帝国航母舰载机发展的高潮,也是绝唱。其基础相当不错,但是受制于红色帝国的解体,发展改进工作戛然而止,受时代局限,带有太多时代局限性,并没有发挥该平台的优势。
当年苏联红海军为对付美国航母编队,苦练了一个大招“超饱和攻击”,一次性攒射300多枚各类反舰导弹揍他丫的。而美国的应对措施是F-14A雄猫战斗机带不死鸟导弹,在E-2预警机指挥下在距离航母200多公里的空域组建远程拦截线,内层再修建宙斯盾系统。所以到80年代,苏联觉得有必要把他的超饱和攻击升级到2.0版,发展航母常规起降固定翼战斗机,压迫F-14A的拦截线,并掩护图-22M、图-160等超音速轰炸机进行突击,缩短反舰导弹发射距离。
苏联红海军在米格-29K和苏-27K之间进行对比测试,尽管米格-29K在起降性能、成功率,以及对地攻击能力表现都更好,但其最终仍选择苏-27进行发展。原因就在于苏-27K展现出的强大空战能力,不仅机动性能更加出色,而且挂点更多,12个挂点都可以挂载发射空空导弹,作战半径比米格-29K高出80%。但相应的,为了能在6万吨级滑跃甲板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安全起降,改动工作量和难度也高很多,苏霍伊设计局提前祭出三翼面设计大招。苏-27K从1984年开始设计,先后建造了8架原型机,原型机从1987年开始试飞,一直到苏联解体后的1994年才通过国家验收,工作量不亚于重新设计一架战斗机。
从性能来看,苏-33是一款相当不错的空优战斗机,其较好的保留了苏-27平台出色的机动性能。机长22米,翼展14.7米,最大起飞重量33吨,配备两台最大推力12.5吨的AL-31F3发动机。由于机构强度强化以及三翼面,导致空重比苏-27S增加了约1.6吨,达到18.4吨,最高飞行速度降低到2.2马赫。但是低速性能较大提升,在240公里时速的超低速情况下,依然可以有良好的操控性能。
从基础性能来看,苏-33是一款非常好的舰载机平台,但遗憾的是其完成设计定型,通过验收的1994年。那个红色帝国已经解体三年了,虽然前苏联在解体前就开始安排苏-33进行小批量生产,但俄罗斯最终也只生产了24架,满足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搭载需求。而后续改进升级,挖掘该平台潜力的工作全都没有进行。苏-33的最大问题还在于按照苏联解体前的技术标准,带有强烈的时代局限性,也限制了其发挥。
苏-33的座舱,完全是早期三代机的仪表盘水平
苏-33最大问题在于,一方面完全为制空而设计,没有挖掘对地对舰攻击的潜力,因为制空是苏-33的基本需求,而后续多用途方面的开发则因苏联解体而终止。另一方面,其航电版本太差,还停留在苏联时期。苏-33的雷达、航电系统、座舱结构都是按照早期苏-27S的标准,属于早期三代机水平,傻大粗的N001雷达重量将近一吨,性能还不如F/A-18C/D上150公斤重的AN/APG-65(V)雷达。火控系统更是只能发射R-27半主动雷达中距导弹,无法发射R-77这种主动雷达中距导弹。
苏-33的平台性能是不错,但遗憾的是没有继续发展。如果对照现在苏-30SM或苏-35标准进行改进升级,改进出碾压F/A-18E/F的顶级三代半重型舰载战斗机是没有多少问题。但对于当年苏联红海军来说,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只是其航母***的一个阶段,当时排水量更大乌里扬诺夫斯克级都已经开始建造,而对于俄罗斯来说,6万吨的库舰已经是其极限,其在2009年选择米格-29K作为下一代舰载机,苏-33在俄罗斯步入落幕。紫气东来,苏-33的遗憾,有望在另一个地方实现,当初T-10K-3号原型机(苏-33的第6架原型机)从乌克兰东渡,从而开启下一个***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lmtw.com/post/16385.html发布于 12-05